生活像一堵粗糙的砖墙,覆着尘土,沉默得近乎呼吸。有人绕行,也有人用目光丈量墙角的裂缝,但我更愿贴近墙身,聆听那些被岁月压出的细响。每次凝视,心跳会变慢,像在等待某个不易察觉的转折。

有次心念猛地冲破慌乱,脚步只走了半步,却碰出一条微小的缝隙。缝里透出一缕光,像陌生的呼吸,提醒我这堵墙并非不可穿透。不是要把它推倒,而是让它露出一条可以前行的缝路。
勇气不是喧嚣的宣言,而是日复一日的选择。清晨的风,夜里的雨,手心的汗,都在提醒我:向前一步,意义便多出一个角度。我把鞋跟擦亮,调整呼吸,把脚掌安放在那道缝旁,试着让重量落在正确的边界。
撞击的瞬间,碎屑像细小的雪花,落在掌心。噪音暂时遮蔽世界,随之显现的,是墙背后另一道通道的边缘。并非全亮,只是光线从缝隙间投下的一条细路。我听见自己呼吸变得干净,仿佛从此可以用力听见心跳的韵脚。
裂缝扩大时,也带来提醒:没有人能独自撑起整块墙。旁边的楼梯、墙角的木梁、远处窗上的雨都在为我暗暗让路。有人递来一根绳子,一句话就能把断裂处连起来。我学会在沉默中求助,在疲惫时放慢脚步。
一步步的前行,像是把自我拆解成许多小块再重新拼接。每一个新通道,都是未完成的自传的一页;每一次再度碰撞,都是对坚持的标记。若问为何愿意承受痛楚,我想说:裂缝给了我看见光的时间,裂纹教我如何辨认方向。
日子继续,墙依然高大而冷硬。可我已学会把目光从整面墙移开,聚焦在那些微小的缺口。风声通过缝隙传进来,像来自远方的问候;脚步也从原来的一次次跃动,变成更稳的步伐。勇气在不断的试探中生长,渐渐成为一种习惯。
也许某天墙会被更多的光打穿,留下一条通往外界的门。也许我再也没机会用力撞它,但那次勇气的印记已留在胸腔,化作温暖的重量。走一步,撞一次,生命才会在类型和边界上写出新的章节。